鹤壁山城区如何创新服务破解农村助餐难点?

tjadmin
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
位置: 首页 社会热点 正文

鹤壁市山城区:创新服务方式 破解农村助餐难点

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,农村“空巢老人”、“独居老人”的数量日益增多,“吃饭难”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民生问题,如何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、实惠、可口的饭菜,成为考验基层治理能力的一道“必答题”,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直面这一挑战,以“党建+”为引领,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通过一系列创新服务方式,成功构建起覆盖广泛、运行高效、群众满意的农村助餐服务体系,为破解农村助餐难题提供了宝贵的“山城样本”。

直面痛点:农村助餐的“三难”困境

在山城区推行助餐服务之前,和许多农村地区一样,这里面临着普遍性的“三难”困境:

  1. 服务覆盖“难”在散:农村地域广阔,村落分布零散,老年人口居住分散,如果每个村都建一个食堂,不仅成本高昂,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“空转”现象,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广的覆盖,是首要难题。
  2. 长效运营“难”在钱:农村助餐服务具有显著的公益性,收费必须低廉甚至免费,但食材、人工、水电等运营成本是刚性的,单靠政府“输血”难以持久,如何建立起可持续的“造血”机制,是关键难题。
  3. 口味满意“难”在众:老年人的饮食习惯、口味偏好各不相同,有的喜软,有的喜咸,有的有糖尿病等慢性病,需要特殊膳食,如何满足不同老人的个性化需求,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,是核心难题。

创新破局:“四化联动”打造助餐服务新模式

面对这些难题,山城区没有墨守成规,而是大胆探索,创新性地推出了“四化联动”的农村助餐服务新模式。

模式集约化:“中央厨房+配送”破解覆盖难题

山城区摒弃了“村村建食堂”的传统思路,转而打造了“1个中央厨房 + N个助餐服务点”的集约化服务网络。

  • 中央厨房“集中做”:在交通便利的中心区域建设一个标准化的中央厨房,统一采购、统一清洗、统一烹饪、统一分餐,通过规模化采购,有效降低了食材成本;通过标准化流程,确保了食品安全和菜品质量。
  • 助餐点“就近取”: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、日间照料中心等现有场所设立助餐服务点(老年食堂),老人们可以到服务点集中就餐,行动不便的则由志愿者统一配送上门,这种模式既实现了服务覆盖,又避免了重复建设,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。

保障多元化:“政府+社会+个人”破解运营难题

为确保助餐服务长效运行,山城区构建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保障机制。

  • 政府“托底”:将助餐服务经费纳入区乡两级财政预算,对特殊困难老人给予就餐补贴,并给予中央厨房和助餐点建设一次性启动资金支持。
  • 社会“助力”:积极引导和鼓励本地爱心企业、乡贤、社会组织进行捐赠和赞助,设立“爱心助餐基金”,有效补充了运营资金,发动党员、热心群众成立志愿服务队,参与到助餐服务中,降低了人力成本。
  • 个人“微付费”:对于有经济能力的老人,实行“微利收费”原则,象征性地收取几元钱,既体现了饭菜的价值,也增强了老人的参与感和尊严感,形成了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个人适度负担”的良性循环。

服务精准化:“智慧平台+个性化”破解口味难题

山城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让助餐服务更“懂”老人。

  • 智慧平台“管”起来:开发了集线上订餐、健康管理、满意度评价于一体的智慧助餐平台,老人或其家属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提前订餐、选择口味、反馈意见,平台后台根据数据,精准分析老人偏好,实现按需备餐,极大减少了浪费。
  • “一人一档”“送”上门:针对高龄、失能、半失能等特殊群体,建立“一人一档”健康档案,营养师和厨师根据档案信息,量身定制个性化餐食,如低糖餐、流食等,真正实现了“助餐”与“助医”、“助康”相结合。

运行规范化:“标准+监督”破解质量难题

为确保服务品质,山城区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体系。

  • 全流程标准化:从食材采购、验收、存储,到烹饪、留样、配送,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和操作规范,确保食品安全“零风险”。
  • 全过程监督:成立由区民政局、乡镇、村(社区)干部、老人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,定期对助餐服务进行巡查和评估,通过智慧平台收集的老人满意度评价,作为考核服务点和中央厨房的重要依据,形成了“闭环管理”。

显著成效:小饭碗盛满大民生

山城区的创新实践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  • 老人得实惠:解决了数千名农村老人的“一餐热饭”问题,让他们吃得饱、吃得好、吃得放心,幸福感、安全感显著提升。
  • 家庭减负担:子女们不必再为父母的吃饭问题日夜担忧,能够安心外出务工,有效缓解了农村家庭的养老压力。
  • 治理增效能:助餐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,通过一顿饭,拉近了干群关系,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,探索出一条“服务型”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。
  • 社会添和谐:助餐点不仅是吃饭的地方,更成为了老人们的社交中心、文化活动站,有效缓解了农村老人的孤独感,促进了邻里和谐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情与活力。

未来展望:从“助餐”到“助享”的升级

山城区的农村助餐服务,已经超越了“解决温饱”的初级阶段,向着更高品质的“幸福养老”迈进,山城区将继续深化服务内涵,推动助餐服务与日间照料、文化娱乐、健康护理、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深度融合,打造一个集“食、养、乐、医”于一体的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让每一位农村老人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有尊严、有品质的幸福晚年。

山城区的实践证明,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敢于创新、善于作为,看似棘手的民生难题,也能转化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暖心工程,这份“热气腾腾”的民生答卷,值得更多地方借鉴和推广。
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头像
未来三天我国北部红绿极光真的会出现吗?
« 上一篇 2025-11-07
渝中七星岗街道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有哪些亮点?
下一篇 » 2025-11-07
取消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

最近发表

作者信息

网站分类

标签列表

目录[+]